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司徒

司徒


读音:Sītú

司徒姓主要是来自官名,古朝廷设有司徒官,为六卿之一,称为地官大司徒,职位相当于宰相。后发展成为姓氏。

司徒姓早期主要活动于中原地区,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地区。

司徒姓历史人物有司徒映,唐朝人。唐文宗时为太常卿,辅助唐文宗革除弊政,政绩卓著,为时人称誉。

司徒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三十九位。


【源】 ①相传舜为尧司徒(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掌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),支庶以官为氏(6,12,60)。②春秋时卫大夫司徒期之后(17)。一说,卫文公之子司徒瞒成之后(6,12,21)。③春秋时宋司徒边邛之后(12)。一说,宋公族有司徒氏(17)。④春秋时陈成公之子公子招为司徒,其后有司徒氏(6,12,17)。【望】 平安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司徒映,唐时泽州人,官至太常卿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复姓。分布颇广:今北京,广东之高要、新会、吴川,湖北之监利、武昌,山西之太原、朔州等地均有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舜为尧司徒,支孙氏焉。卫有司徒瞒成,宋有司徒边㣝,陈有司徒公子招,其后皆为司徒氏。”此以官为氏,系出多门:或系出妫姓(舜后);或出自子还氏(瞒成后。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·哀十六年》引梁履绳《补释》云:“……‘子还成’,杜云:‘即瞒成’,盖‘子还’,其氏。”);或出自子姓(边㣝后。 杨伯峻《春秋左传注·昭二十二年》引《通志·氏族略三》云:“宋平公子御戎字子边,以王父字为氏,孙㣝,为司徒。”)。

春秋时陈有司徒贞子,为大夫;唐代有司徒映,泽州人,太常卿;五代时有司徒翊;宋代有司徒达;又有司徒绰,元祐登科;明代有司徒化邦,溧水人,辽阳卫参军;又有司徒绶,新会训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失保嗔

    读音:Shībǎochēn/Sibaru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明时蒙古部落名,亦作〔失保赤〕,以部为氏,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读音:yǔ【源】 ①申,周时姜姓国,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20里。申伯为周宣王母舅,申国之伯,周卿士,其后有宇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,17)。②宇文氏后有改姓宇氏者

  • 阿克處特

    读音:E-kèchùt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文生员佟生之妻为阿克处特氏(260)。

  • 奇克

    读音:Qíkè【综】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达兰之妻为奇克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Shù【源】 古有竖国,见《国名纪》(17,60)。其后以国为氏。【变】 《姓解》(9)、《奇姓通》(20,63)均作〔竪(竖)〕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【人】 竖亥,黄帝时臣,竖国之后

  • 烏珠勒

    读音:Wūzhūlè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福英之妻为乌珠勒氏(260)。

  • 王佳

    读音:Wángjiā【综】 王佳官文,清道光中隶于内务府正白旗汉军,字秀峰,有功抬入满洲正白旗,咸丰年中官至文渊阁大学士,一等果威伯(61,72,254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

  • 读音:Wěi现行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,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赫爾濟

    读音:Hèěrjì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(23,63,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Sò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湖南湘潭有此姓(37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忻州、大同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编千家姓》 亦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