吁
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及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或系吀姓误写所致,后世遂为氏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福建(92)、上海嘉定(35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浦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周代有吁子; 汉代有吁子先,成都人,寿百岁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明有吁子先”。)
【源】 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)及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或系吀姓误写所致,后世遂为氏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(280)、福建(92)、上海嘉定(351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河口、福建之清流、浦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有此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周代有吁子; 汉代有吁子先,成都人,寿百岁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称: “明有吁子先”。)
读音:Zhí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嬴秦之后有絷氏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觿》 云:“赢秦之后。”此当系出赢姓。
读音:Dàikǎ【源】 湘西苗族姓,汉姓为麻(116,402)。
读音:Rúlāfūliàofū俄罗斯族姓氏。意为鹤,以动物名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读音:Gu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人】 规恂,明时河南夏邑人,弘治中庆远府教授(15,21,2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为傈僳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,初见於
读音:Nàmá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(375)。
读音:Mágǔ【源】 西夏人姓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莽古(24)。【人】 麻骨进德、麻骨德懋,均为西夏武功大夫(13,24)。
读音:Jué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有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北史》亦收,其注称: “南北朝时有绝拔埿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Yī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Fólǎ【源】 元时人姓,原为部名,以部为氏(63)。
读音:Wūlūk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作“兀罗罗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