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郎嘎特
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贺郎格家、大头目家、罗尔家、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,世居甘肃肃南县。清末民初采用汉姓贺氏(198)。亦作〔霍尔勒〕。
【综】 裕固族姓。贺郎格家、大头目家、罗尔家、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,世居甘肃肃南县。清末民初采用汉姓贺氏(198)。亦作〔霍尔勒〕。
读音:tóng guā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60)。有同官县(故城在今陕西西安),必其先以邑为氏(70,60)。一云,取同官为僚之义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姓苑》
读音:Ōu【音】 区氏有Ou、Qū二音。且源出不同,参见区(Qū)姓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善铸剑者欧冶子之后,转为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②汉顺帝时象林(今越南境内)蛮姓
读音:Pòyětó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 “即破野头氏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Nízhě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Yuán【源】 ①以所居为氏。城、郭、园、池是也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5,21,60)。②楚鬻熊之后为圈氏。又,郑穆公之子圈之后亦为圈氏。圈姓之后因避难改为园氏(60,62)。③园,春秋时楚
读音:Gānmùlǔ【源】 元时色目人姓(13)。亦作〔感木鲁〕。感木鲁系西域小国,故城在今新疆哈密境内。当以国为氏(57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噶玛拉木〕(24)。【人】 布答,甘木鲁氏
读音:Shūyōng【源】 舒庸,周时国名,偃姓,春秋时灭于楚,子孙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舒庸,故城在今安徽舒城,庐江二县境(8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乃舒氏
读音:niǔ纽回,字孝政,河东安邑人也。(见《隋书·孝义传》)纽,姓。(见《正字通》)
读音:Ku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北方有 (此姓)。”
读音:bà【源】 彭祖之裔豕韦之后有霸氏(8,17,60)。豕韦,春秋卫地小国,故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【望】 齐郡(17,418)。【布】 黑龙江、云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霸栩,汉时人,《益州耆旧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