哇
【源】 洼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 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东汉有洼丹,以水名为氏。后俗写为 ‘哇’。”不知其所本。
【源】 洼姓所改(91)。【布】 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青海之天峻有分布。汉族、藏族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东汉有洼丹,以水名为氏。后俗写为 ‘哇’。”不知其所本。
读音:jiǎo【源】 ①周时绞国(故城在今湖北郧县西北)之后有佼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周大夫原伯佼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7,60)。【望】 山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广东广州有此
读音:Cáodā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一作〔曹丹〕(260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āo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63)。【人】 葽豫,七萃(周时禁卫军)之士,见《穆天子传》(11,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穆天子传》 曰:“七萃
读音:Qímén【源】春秋时楚公族之后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è lán鲜卑族之居贺兰山者,以山为氏。(见《太平寰宇记》)贺兰祥,其先与魏俱起,有纥伏者为贺兰莫何弗,因以为氏。(见《周书·贺兰祥传》)▲〈唐〉贺兰进明,肃宗时官河南节度使。〈宋〉贺兰栖真,
读音:Xié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ù qín【源】 夏州(故治在今陕西横山西)羌姓(60,62)。当为北魏时鲜卑宿六斤氏之异译(7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宿勒〕(60)。而作〔勤宿〕(7,17)。误。【人】 宿勤黎,东晋末前燕司马
读音:Niè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和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五代史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五代时有臬捩鸡。
读音:Huán/Hwa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读音:Qìngfū历史上传说粟神之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一作“庆天”。详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