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uò

【音】 亦音Chuò(17,76)。【源】 宋时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(60,63)。党项姓(445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台湾台北(68,261)、河北乐亭(334)、江西新干(400)、衡水、宁河、内蒙古开鲁、吉林、辽宁沈阳、阜新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啜佶,宋时党项首领,降宋,任检校司徒,怀化将军(445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昌黎、卢龙、围场、辛集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黑龙江之海伦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《姓氏寻源》云: “当出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。”折惟昌,宋真宗时兴州刺史。又,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 “啜剌”云: “……后改姓啜。”
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音chuò,不从。

宋代有啜香、啜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chè彻,姓也。(见《正字通》)彻里,徐州人,曾祖太赤从太祖定中原,为马步军都元帅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乞伏

    读音:qǐ fú【源】 ①鲜卑人姓。西秦乞伏国仁,晋孝武时僭号西秦王大单于,本鲜卑乞伏部酋帅(7,17,21,27)。灵州保静县有乞伏山,在黄河西,见《元和郡县志》。保静即今宁夏银川,当在西秦之北。疑

  • 厨人

    读音:chú rén厨人氏,《周礼》:厨人,因官为氏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▲<春秋宋>厨人濮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《周礼》厨人,因官为氏

  • 读音:wèi【源】 见《广东通志》(21)及《新编千家姓(73,91)。【布】 台湾台北(68,261)、大陆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胃鼎,明时海阳人,成化七年乡举任学正(2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

  • 居龍

    读音:Jūlóng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简明中国通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

  • 读音:shào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父少典之后(6,7,9,12,60)。 ②相传黄帝之子少昊氏之后(6,7,12,21)。 ③或为少正、少施等复姓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曲阜(17,60,418)

  • 长卢

    读音:cháng lú长卢子,楚人,著书九篇。(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)长卢氏,《列子》:楚贤者长卢氏著书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《庄子》作长芦;《渚宫旧事》作长庐。

  • 樹洛于

    读音:Shùluòyú历史上鲜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其注“树”据《河南官氏志》 云: “树洛于氏,改为树氏。”今中华书局标点本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亦作“树洛于氏,后改为树氏。”《姓

  • 扎拉哩

    读音:Zhālālī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五派,出瓦尔喀、那木都鲁、乌嘈、倭哲、扎库木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清蒙古镶黄旗有此姓(259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张氏(180)。②一作〔扎

  • 烏爾達

    读音:Wūěrdá【源】 ①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叶赫、吉林乌喇、辉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②乌灵阿氏移居观音屯后改为乌尔达氏(23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乌尔答〕(180,260)。②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