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fèi【音】 又音Fú(62,91)。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91)和《姓苑》(15,2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fú,姑兼收。
读音:Luǒgǔ【综】彝族姓。四川德昌有此姓(333)。
读音:Pǔshě′níqí′nèi俄罗斯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小麦”,遂以为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ǔbù【源】西羌有鲁步氏,见《广韵》(7,60,62)、《姓苑》(9,12,17)。历史上“关西复姓”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《广韵》载: “西羌有鲁步氏。”
读音:Nuòluó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会楞阿河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①一作〔诺络〕(180,260)。②诺洛明绪,清满洲镶红旗人,同治中历任伊犁参赞大臣、伊犁将军(254)。〔诺
读音:sì hé【源】 唐时西域首长有似和姓(60,62)。【人】 似和舒,唐开元中左威卫大将军、赤水军副使、武威公(12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载: “开元左
读音:Yùchí【源】 ①尉迟,鲜卑族部名,以部为氏(27,70)。②北魏恭帝赐功臣陈忻姓尉迟(27,70)。又,北周宇文氏赐功臣万侯兜姓尉迟(68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尉氏(27,44,70)。又有改
读音:Q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1,12,17)。乌桓有钦姓(60,62)。乌桓为汉时东胡一部,变名乌丸,散居今河北、山西二省边外,汉末为曹操所破,逐散于嫩江之北(62)。【望】 河间(17,4
读音:Mòěrqísī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载: “帝征托克托及库楚类汗时,卫喇特部等遇太祖前锋,不战而降,因用为向导,至雅尔达实河讨默尔奇斯部,灭之。” 《
读音:qiū dūn【源】 北魏献帝七分国人,以次弟豆真为丘敦氏(7,9,10,242)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丘敦氏为丘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,70)。【人】 丘敦堆,北魏时征西将军、淮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