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áng

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②相传为西夏时西南都统昂星之后(60,62)。③或为元时尚书省右宰昂吉儿(野蒲氏)之后(60)。④明清时广西府(故治在今云南泸西)知府昂氏,系彝族(253)。今彝族姓(104)。⑤哈尼族姓(137)。【布】 云南泸西(374)、江苏高淳(305)、上海嘉定(351)、安徽合肥、滁县(60)、淮南(362)、台湾(64,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昂普德,明时云南弥勒州土官(21)。昂绍善,清康熙丁未年进士(24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,青海之天峻,安徽之贵池、泾县,云南之路南、河口、邱北、马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彝族、藏族均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 《氏族略》 一并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,为少数民族姓氏所改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今合肥有昂氏。宜为西夏昂星之后。” 昂星,西夏西南都统,其后有昂氏,此当出自古羌族之党项人。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苑》亦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系西夏昂星的后代。”云云。《姓苑》 乃南朝宋何承天所撰,焉能记“西夏” 人事?显见所据绝非 《姓苑》)。②又云: “否则元人昂吉儿之后”,此当出自蒙古族。昂吉儿,姓野蒲氏,官至尚书右丞。③ 《云南通志》载: “明弥勒州土官昂普德,率众向化,亦以昂为氏。”弥勒州,元代所置,乃 “此莫徒蛮之裔弥勒所据”,其地即今之弥勒县。

元代有池州录事昂吉,本唐兀氏,世居西夏。清代有昂绍善,康熙丁未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zhì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制(故城在今河南荥阳境),因以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②周文王弟虢叔之后有制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制,春秋时虢之邑,后为郑邑,以地为氏(60)。

  • 環泉

    读音:Huánquán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有环列之尹,子孙因氏焉。楚有环泉。”(按: 《郑通志·氏族略·以官为氏》 虽有“楚有环泉”之文,然其下文尚有

  • 雜謀

    读音:Zámóu【源】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渥爾古陳

    读音:Wò’ěrgǔchén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护军巴牙图之妻为渥尔古陈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Yán阎姓的来源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,有两种说法。一是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,后人以为姓氏;二是春秋时期,晋成公的儿子懿封于阎,其子孙以封地名为氏。阎姓发祥于今河南、陕西、山西

  • 體翁

    读音:Tǐwēnɡ【源】 彝族姓。卜鼎、沙玛等家支均有体翁姓(375)。

  • 千乘

    读音:qiān shèng【源】 其先食采于千乘邑(故城在今山东高苑北),因以邑为氏,见《姓谱》(7,60)。亦见《姓苑》(9,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引《姓谱》注云:

  • 读音:jiù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狐偃,字子犯,为文公重耳之舅,因以为氏(7,9,11,12,15)。【望】 绛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“晋大夫舅犯

  • 读音:xiāo【源】 南北朝时南齐武帝以其子巴东王子响叛逆,改为蛸氏,贬之使同于虫类也(7,9,15,17,48)。【望】 巴东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

  • 读音:Xū/Shiu,Syu,Hsu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9,15,17,21)。②北匈奴有虚渠,是虚为匈奴姓(60,62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四川成都、湖北武汉(9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