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步六孤

步六孤

读音:bù lù gū

【源】 ①代北人姓(12)。②北齐天保末大诛元氏,赐孝昭皇后元氏及其父元蛮为步六孤氏,见《北齐书》(60,62)。又,西魏大统九年,赐陆通为步六孤氏(27,60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步六孤氏为河南陆氏(7,9,12,17,27)。②亦作〔步陆孤〕、〔步鹿如〕、〔步孤〕、〔部六孤〕等(27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【人】 步六孤真,北魏时长安镇将(7,21,27)。


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北魏孝文帝改为陆氏。又,北周皇帝赐姓大将军杨坚“步六孤”氏;又,北周人陆通,西魏赐姓“步六孤”; 又,北齐天保间大诛元氏,赐元蛮“步六孤” 氏。

北魏有步六孤·真,长安镇将。

又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既有’ 步六孤”,又收“步鹿孤” (或改姓“”; 或改姓“鹿”),疑其为一姓之别译。又,“”《中国姓氏大全》音liù。似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疇

    读音:Gōngchóu【综】 战国时韩国有公畴竖(一作坚)见《战国策》(11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战国

  • 媒不龍

    读音:Méibùlóng【综】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是中寨(160)。

  • 大莫于

    读音:dà mò yú【源】 东胡鲜卑人姓(242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改大莫于氏为郃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27,60,70,242)。②亦作〔大莫千〕(27)、〔大莫干〕(7,9,12,21

  • 利非

    读音:lì fēi【源】 北周时天水、陇西郡羌人姓,碑文皆作荔非氏(78)。同荔菲,亦同丽飞(60,62)。【人】 利非阎永进,前秦时军功曹书佐,宁戎人,见石刻《苻秦修邓太尉祠碑》建元三年题名(70)

  • 蒲侯

    读音:Púhóu【源】黄帝之子少昊之裔有蒲侯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一说,春秋时鲁襄公与莒子遇于蒲侯氏,见《左传》,杜预注,蒲侯,邑名,盖以邑为氏(17,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

  • 读音:shuí当因官大谁长,子孙以为氏。大谁,本以谁何称,因用名官,有大谁长。蜀之南充有谁姓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谁龙,南部人,正德年间九江府照磨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迪安

    读音:Diān高山族姓氏。台湾高山族之卑南人有此姓。本房名,或以代姓。“迪安”源于闽南方言“店”。据说“迪安”家族的先人得努安,很会做生意,家道殷实,同村人因而送给他一个绰号“迪安” (实

  • 道普雷

    读音:Dàopǔléi【综】 德昂族姓。世居云南潞西三台山邦外,汉姓为(146)。

  • 孺子

    读音:Rúzǐ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上古诸侯或卿大夫之拟用为其后者谓之 “孺子”,如:“征缮以辅孺子”(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),其后或即以孺子为氏。《说苑·权谋》 有孺子容

  • 读音:yǒ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,63)。即羑氏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 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“羑”称: “羑里,一作牖里 (在今河南汤阴北),周文王曾囚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