泙
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族有泙氏(17,62)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注云: “极罕见姓”,未详其他。
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族有泙氏(17,62)。
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注云: “极罕见姓”,未详其他。
读音:Lǎng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朖,或作“朗”,故朖氏,当与朗氏同源,或为朗姓分族。)
读音:Liángshí【综】 汉时隐者梁石君,曹参所礼者(7,12,21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汉隐者梁石君,曹参所礼者也。” 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àn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7,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iànglóu【综】 代北人姓。后改偻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60)。但今本有匹娄氏,而无匠偻氏之文,疑匠偻即为匹娄之讹(7,70,242)。【望】 河南(7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
读音:Hèshūl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哈达、松花江、呼兰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何氏(180)。②一作〔赫舒理〕(260)。【人】赫舒哩登库,清镶黄旗人,世居哈达
读音:chǔ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常宝之妻为鄂楚氏(260)。清正黄旗满洲打牲壮丁察喀尔图之妻为鄂素氏(260),〔鄂素〕似即鄂楚之异译。
读音:pò liù hàn与“破六韩”同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破六韩氏。《唐书》 作 ‘破落汗’。”《姓氏词典》音pòliùhán,不确。
读音:Róngpǔ历史上门巴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 收载,未得其详。
读音:Yán言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源自言偃。春秋时,孔子弟子言偃,曾任武城宰,影响很大,后代遂以其名为姓。二是战国时,韩国公族桓叔后人中,有以韩言为姓者,后简化为言姓。言氏发祥于江南地区,
读音:Dàhè历史上契丹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唐书》 云: “契丹姓大贺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