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Sè【源】见《康熙字典》(62,80)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 【布】四川成都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,未详其
读音:Bì/Bih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)。肹即肸,古地名,故城在今山东鱼台西南,或以地为氏(62)。【人】 肹子,周时人。齐威王使肹子守高唐,赵人不敢东渔于河(15)。
读音:Yèbǔzhélǐ【综】 清驻防索伦正蓝旗中有叶卜哲里氏,世居烟必拉(259,260)。
读音:Yùzhèng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收载,其注引《路史》云: “吴后有郁郑氏。”未道其详。疑此乃“郁”之误, 盖“鄭 (郑)”、“”形近似而讹。姑兼收
读音:Biē【源】 古鼈国,即古时牂牁郡之鼈县(故城在今贵州遵义西),后以国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一说,古蜀帝之相鼈令(令一作灵)之后(17,60)。【变】 一作鳖(17)。【望】 蜀郡(1
读音:Yí【源】 ①舜后有仪氏。故禹臣有仪狄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卫大夫仪封人之后(12,60)。一说,卫大夫食邑于仪(故城在今河南兰封北),因氏(7)。③周官司仪之后,以世官为氏(7
读音:Hézōng【综】 《穆天子传》中有何宗柏夫(62)。
读音:jué【音】 亦音Jué(17,77,61)。【源】 ①黄帝之后,姞姓之裔,周时蹶父之后(11,17,60)。②春秋时晋大夫韩厥之后(17)。【望】 河南、济南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大
读音:qiáo桥氏之先,出自黄帝,帝葬于桥山,子孙以绍基立姓者,咸以为氏。(见蔡邕《桥公庙碑》)黄帝葬桥山,群臣守冢不去者为桥氏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注》)▲<战国鲁>桥庇,商瞿弟子。<
读音:Duò/Dueh,Dwo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水(332)、台湾嘉义(68、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