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納特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23,63,260)。清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中有此姓(259,260)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乌噜特(23,63,260)。清驻防呼伦贝尔正蓝旗中有此姓(259,260)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乌噜特地方,为清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ní【音】 又音尼去声(Nì)(17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宋大夫卑泥之后,见《世本》(4,9,12)。一作泥卑(7),泥车(60)或车泥(4)。 ②汉时西域焉耆国(故城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0里)有泥
读音:Kùyǎlākuòchuòlǐ【综】 清满洲人姓。库雅拉阔绰里岱森保,清满洲正红旗人,乾隆中官至虎枪营统领(61,72)。
读音:Mògā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有载,后改为“郃”。(按: 疑此“莫干” 氏,即 “大莫干”之讹。大莫干,或作 “大莫于”,姑兼收以备考。)
读音:Wēnshílán【综】 代北三字姓。北魏时改温石兰氏为石氏(12,15,27,63)。疑即嗢石兰氏。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石氏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Báiluán【综】 见《印薮》,白即伯,亦作〔伯鸾〕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印薮》有白鸾氏。(注)云: ‘白即伯字’; 是白鸾氏,即伯鸾氏
读音:Wè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2)。一说,为问弓氏、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(60,62)。【望】 襄阳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内蒙古乌审旗(369)、浙江余姚
读音:zō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3)。古有掫城,在今陕西临潼境,或以地为氏(62)。【人】 掫子,汉时内史,见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;
读音:Z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(73,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称: “现代罕见姓。”
读音:Kuǎ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9,11,12,15)。即蒯氏。蒯通为汉时说士,有权变,武信君用其策,降燕、赵30余城,韩信用其计,遂定齐地(62)。《韩诗外传》蒯通作匮生(60,62)。 【望
读音:bù m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公族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或云,商后(指商纣王之兄、宋国始君微子启)有不茅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疑不茅、不苐、不夷三氏或为同一姓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