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í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得姓十四子中有祈姓,其后以姓为氏(17,60)。 ②帝尧伊祁氏之后,祁一作祈,见《路史》(17,21,60)。③周时有祈父之官,一作圻父,职掌封圻兵甲之事,世官之后以为氏(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祁(21,24)。【望】 太原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萧山(209)、四川德昌(333)、广西钦州(364)、江苏武进(314)、上海(91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广东万宁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祈嘉,晋时酒泉人,官儒林祭酒(21,62)。祈璧,明时山后人,正统中为建宁千户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河口、福建之宁德、山西之大同、运城、朔州、忻州及雁北地区均有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并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据《通鉴》 胡三省注云: “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人,祈其一。” 祈,或云与 “”同。

晋代有祈嘉,酒泉人,儒林祭酒; 宋代有祈廷训; 元代有祈志诚; 又有祈望芳,狄道人,以巨家擢守临洮,有政绩; 明代有祈凤毛,正德举人; 清代有祈圣年,永守州学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ā【源】 魏郡五姓有鸭氏,见《太平寰宇记》(60,62,63)。魏郡为汉时所置,故治在今河北临漳西南40里。【布】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山西汾阳(278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

  • 读音:Wò/Woh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
  • 读音:Suí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随国(故城在今湖北随县南)为楚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系自祁姓。陶唐氏之后,周时杜伯之子隰叔奔晋,隰叔之孙士会为晋上卿,食采

  • 摩年

    读音:Mónián金代女真族姓氏。为女真之 “黑姓”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读音:Zhú/Jwu, Ju【源】 汤诛蠋沐,见《说苑》(20,60,63)。

  • 大項

    读音:Dàxiàng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)。

  • 代曉

    读音:Dàixiǎo【综】 湘西苗族姓(116)。亦作〔代削〕(402)。

  • 栎阳

    读音:lì yáng后汉景丹封栎阳侯,曾孙汾避乱陇西,因封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读音:zhí【源】 ①相传为舜之裔,春秋时陈氏之前,直柄之后有直氏(17,60)。②春秋时楚人直弓之后,见《姓考》(7,9,12,17)。③彝族姓(130)。④唐时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

  • 荅荅兒歹

    读音:Dādā’ér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荅荅尔歹氏(13)。【变】 亦作〔塔塔歹〕(13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塔塔尔岱〕(2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