窅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Niǔhūlǐ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钮呼里氏(256)。又,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钮呼哩氏(256),镶白旗满洲前锋来心之妻为钮瑚里氏,镶红旗满洲护军太尔太之妻为妞胡礼氏(260),〔钮
读音:Kālǎqìn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拉,叶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喀喇沁,为内蒙古昭乌达盟之旗名,以地为氏(23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喀尔沁〕(180)。 ②清时三等轻车
读音:Tá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彰化、南投、台中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余干、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余干县公安局提供; 《山西人口姓大全》亦收载,未
读音:Bèi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古代有世居贝丘(今山东博兴东南)者,以地名命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有■国,为宗室子孙采邑,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。贝姓历史人物有贝
读音:Yìdàn【源】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或即哒氏。
读音:Pé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浙江上虞(279)、台湾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度、山西之太原、浙江之椒江、
读音:E-fúgānwùsījí【综】 元时蒙古人姓(33)。
读音:Zé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,15)。或居于泽者,以所居为氏,或居于泽州(故城在今山西晋城东北)者,以邑为氏(60,62)。②清时岭夷十二地,嘉庆二十三年归附,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
读音:Tuōluō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拖啰氏(256)。
读音:Zūnlú【源】 古帝太昊时诸侯,见《三皇纪》。后有尊卢氏(6,12,15,17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“古太昊时诸侯。”以名为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