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景翠之后,因避难以祖名为氏(6,9,12,15,17)。【望】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浙江江山(325)、开化(31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顺德(363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,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急就章》有翠鸳鸯,其先楚景翠之后,因避难,以祖名为氏。”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“楚晨之后”,误。)
【源】 系自芈姓。楚景翠之后,因避难以祖名为氏(6,9,12,15,17)。【望】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浙江江山(325)、开化(310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广东顺德(363)等地均有此姓。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山东之平邑、平度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,陕西之韩城,广东之新会、高要,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芈姓。《急就章》有翠鸳鸯,其先楚景翠之后,因避难,以祖名为氏。”(按: 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引作“楚晨之后”,误。)
读音:Líliá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引《路史》收载,其后分族,为厘氏、釐氏、骊氏。
读音:Huày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有中山觟阳鸿,以孟氏 《易》教授。见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。一云: 当以地为氏。”或作 “鲑阳”。
读音:Wūyǎ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连乌拉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蔡柱之妻为吴雅喇氏(260),〔吴雅喇〕似即乌雅拉之异译。【人】 乌雅拉科尔堪,清满洲正黄旗人,世
读音:Yǒué《姓氏词典》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简明中国通史》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契之先族有蛾氏。”契,商之始祖。
读音:Dápǔláo【综】 僜人姓。世居西藏察隅(171,435)。
读音:Yìnróng【源】 西羌部族有允戎氏,系允格之裔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以族名为氏,参见允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 《姓考》注云: “西羌姓。以部族为姓氏。‘允格之裔,西羌
读音:Nāyán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纳颜济达”。
读音:Sūhǔ【综】 土族姓。世居青海互助。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“阻卜”之译音,当以部为氏,汉姓为贺(195)。
读音:kuì yáng后汉有少府鲑阳鸿,治孟氏易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)
读音:Zhúlǐ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术里歹氏(13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卓罗岱〕(24)。【人】 蒙哥都,蒙古术里歹氏,家广平,元时累迁福州亲军千户达鲁花赤,见《至正集》(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