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ú

【源】 ①春秋时孔子弟子、卫大夫蘧瑗之后,见《姓源》(6,12,17,21)。②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,以名为氏(17)。③河南长垣有蘧伯乡,一名新乡,有蘧亭(87)。以邑为氏(60,62)。【望】 黎阳、汲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河南息县(302)、内黄(365)、台湾南投(68,261)、四川彭县(282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蘧正,汉时曾任大行令(12,21)。蘧廷臣,明时江西贵溪人,隆庆中永安知县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大同等地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 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卫大夫蘧瑗(字伯玉) 之后。” 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作“春秋时卫有大夫蘧伯玉、蘧瑷……” 视 “伯玉”、“” 为二人,误。) 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蘧丘里即春秋时齐国的渠丘,在今山东淄博西。”望出黎阳、汲郡。

汉代有蘧正,太行令; 宋代有蘧法生; 明代有蘧廷臣,永宁知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mào【源】 北魏时西部胡人姓。由茂眷氏所改(7,17,60)。【望】 会稽(418)。【布】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茂鲜,北魏太祖登国时西部泫黎大夫,见《魏书》(24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
  • 读音:wǒ【源】 春秋时齐公子子我之后有我氏(60,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江西宁都有此姓(280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春秋齐公子子我之

  • 读音:píng【源】 春秋时纪国大夫食采于郱(故城在今山东临朐东南),因以为氏(17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 云:

  • 裕瑚嚕

    读音:Yùhúl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十一派,出裕瑚噜、讷殷、安褚拉库、塔思哈河、长白山、乌喇、黑龙江、洪科、吉林乌喇、英额和罗、呼尔哈等地(23,63,180,260)。以地名为氏(23)。 【

  • 居龍

    读音:Jūlóng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简明中国通史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,系出庖牺氏。”

  • 北山

    读音:Běishā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權尹

    读音:Quányǐn【源】 楚大夫斗缗为权尹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载,其注云:“以官职为姓氏,源于芈姓。‘楚

  • 儂多

    读音:Nóngduō景颇族姓氏,相传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氏之一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景颇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jiǎn汉末有勾章尉检某。(见《姓苑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