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yī qí【源】 相传帝尧生于伊祁山(今河北完县西,祁水发源于此,亦称尧山),故以为姓,见《帝王世纪》(60)。一说,伊祁为古帝尧之号,因氏(7)。【变】 亦作〔伊祈〕(12,17)或伊耆(9)
读音:Cài【源】 ①或以取义蔬菜为氏(62)。隋唐时敦煌地区已有此姓(232)。亦见《内阁大库现存清代汉文黄册》(59)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②回族姓。③或衍自蔡姓、蔡
读音:Shūdá【源】 颛顼帝之后有叔达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一说,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叔达之后(6,7,12,17,60)。【变】 作〔叔逵〕(7),误。【人】 叔达段,周景王大夫(6,21)
读音:Wù’ěrlǔtè【综】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务尔鲁 特氏(260)。
读音:ān guó汉侯公济太上皇于鸿沟之院,谥曰安国君,必其子孙以安国为氏。(见《姓氏寻源》)安国氏,汉武帝使安国少季使南越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Jùn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 江苏高淳(305)、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甘肃永昌(392)、台湾新竹(68,261)、内蒙古宁城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郡敬,明
读音:R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62),《集韵》(7)及《玉篇》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汉语大字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注引 《玉篇》 云: “偌,姓也。”未详其源。或音ruò
读音:Lá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林县有此姓(343)。
读音:jiǒng【综】褧伯宣,元时浙江杭州人,曾作《浙江潮候》(15,24,62,63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苑》 收载; 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,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 “元褧伯宣
读音:bì lì chén后魏代北姓,后改为辰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