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賀若

賀若

读音:Hèruò

【源】代北姓。世居玄朔,即朔方(故治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),后随魏内迁,以部为氏,孝文帝改代人姓时,唯贺若氏不改(7,9,12,27,60)。 【望】代郡(418)。 【布】北京有此姓(91)。 【人】贺若敦,北周时代人,累官骠骑大将军,开府仪同三司(61)。贺若察,唐时吏部员外郎(70)。


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代居玄朔,随魏南迁。北俗谓志正为贺若,因以命氏。孝文时代人咸改单姓,惟贺若氏不改。”《姓氏词典》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亦云: “北俗谓忠贞为贺若,后魏孝文时,代人皆改单姓,唯贺若氏以先祖有忠贞之称,不改,仍为贺若氏。” (按: 代北人随后魏迁河南者,后魏献帝为之定姓为复姓,或为三字姓,或为四字姓,其音多似西域梵书。有二合、三合、四合者,皆指一字之音,故孝文用夏变夷,革以华俗,皆改为单字之姓。)又,孝文诏南迁者“死不得还,即葬洛阳”,故虏姓皆在河南。又按: “其书曰‘河南官氏志’ 者,盖优代北之人随后魏南迁,因作其书而为之志。” 又按:“孝文之时咸改单姓,惟贺若氏不改,及乙旃氏改为叔孙、拓拔氏改为长孙。”

北周有贺若·敦,骠骑大将军; 隋代有贺若·弼;唐代有贺若·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褚师

    读音:chǔ shī春秋宋、卫、郑皆有褚师之官,以官为氏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褚师,宋共工子,子石为褚师,因氏焉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拉瑪

    读音:Lāmǎ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帖木耳

    读音:Tiěmùěr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二十五史人名索引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元有帖木耳·没里克。” (按: 疑此即 “帖木儿”之别译。) 帖木耳·没里克,当是 “帖木儿·玛里克”之别译

  • 阿獲

    读音:Āhuò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。此姓由马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洛牟

    读音:Luòmù【综】 彝族姓。云南楚雄有此姓(375)。

  • 烏梁海濟勒莫特

    读音:Wūliánghǎijìlèmòtè【源】 清蒙古正黄旗中有乌梁海济勒莫特氏(259)。【人】 乌梁海济勒莫特舒明,清蒙古正黄旗人,乾隆中官至绥远城将军,封男爵(61,72)。

  • 读音:pín汉有酒泉太守频阳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扎哩特

    读音:Zhālī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(23,63)。【变】 一作〔扎里特〕(61)。【人】 扎哩特锁柱,清蒙古镶黄旗人,世居乌喇特地方,以从征耿精忠、吴三桂有功,授云骑尉(23)。扎里特长春,清蒙

  • 瓊保

    读音:Qióngbǎo历史上藏族姓氏 (古称“吐蕃”)。本氏族名,或以为姓。史有琼保·布纳桑赞,当以 “琼保”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
  • 克特瑚特

    读音:Kètèhútè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额亲保之妻为克特瑚特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