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hē

【源】 ①相传黄帝之臣车区占星气,见《世本》(11,60)。此乃车姓之始。②系自妫姓。舜后田氏之裔,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,时人谓之车丞相,子孙因氏,见《姓考》(9,12,17,60)。③系自嬴姓。春秋时秦国子车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④河南车氏,源自鲜卑人。北魏时改车焜氏、车非氏为车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1,12,17,60,70)。⑤西域车氏,本车师国胡人,以国为氏,见《魏书》(70,242)。⑥明时邳州指挥使车言,本姓信,洪武中有军功,赐姓车,见《圣君初政记》(24)。⑦鄂伦春族特禾格氏汉姓为车(191)。⑧清时高丽人姓,世居平阳(260)。今朝鲜族姓。⑨满、蒙古(344)、回(380)、白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 鲁国、南平、淮南、河南、京兆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4%。尤以四川、山东、甘肃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车姓人口55%。【人】 车顺,车千秋之子,官至云中太守,汉宣帝时任虎牙将军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分布亦广: 今北京,河北之尚义,江西之金溪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广西之田林,云南之河口、马关、陇川,四川之合江,南江等地均有。汉、满、蒙、鲜、侗、傈僳、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《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《世本》 云: “黄帝臣车区,占星气。”此乃车姓之始。②郑樵注云: “尺遮切。妫姓。”则此当为舜之后。为田氏所改。汉武帝时,丞相田千秋,以年老,诏乘小车出入省中,时号 “车丞相”,子孙因氏焉。见 《汉书·车千秋传》。③ 《姓氏词典》 注引 《新纂氏族笺释》 曰: “秦公族子车仲行之后为车氏。”则此乃子车氏所改,系出嬴姓。④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云: “后魏车裩氏、车非氏均改为车氏。” 裩,或作“焜”。⑤清代高丽族姓氏。世居平阳地方,《清通志·氏略》收载。⑥鄂伦春族之车姓,疑乃车车依尔氏所改,盖取其首音谐车而为单姓。

汉代有车忠; 三国吴有车浚,会稽太守; 晋代有车胤; 唐代有车道政,开元时画家; 宋代有车安行;明代有车大任; 清代有车无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拉諾忒

    读音:Xīlānuòtè【综】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哲尔礼克之妻为西拉诺忒氏(260)。

  • 读音:Lí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0,62)。由黎姓所改(60)。【变】一作莉(60)。【布】四川武胜有此姓(321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 《姓苑》: ‘淮南有䔧姓

  • 读音:Qī【源】 系自猗姓(6,60,62)。棲,夏时小国,其后以国为氏(17)。【变】 亦作倚(60,62),〔栖〕(73,76,91)。【布】 山西、内蒙古等地均有此姓(444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

  • 读音:Cháo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江苏如东潮桥(136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安庆、徽州、怀宁(62)、山东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

  • 博爾齊特

    读音:Bóěr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,260)。【变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华擅之妻为博尔季特氏,正黄旗满洲马甲四格之妻为博尔吉特氏,镶黄旗蒙古马甲南太之妻为博尔济忒氏(26

  • 东野

    读音:dōng yě周公之后、伯禽之少子名鱼,食采于东野,因以为氏。(见《东野志》)鲁城南之东,檀山之阳,有东野田一成,鲁公赐第三子鱼以自养,因田为氏,始以东野为姓焉。(见《山东通志》)▲〈战国〉东野

  • 長佳

    读音:Chángjiā【综】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萨尔善之妻为长佳氏(260)。

  • 斗谷

    读音:dòu gǔ斗谷於菟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

  • 读音:Xí【源】 秦汉时湘,川一带賨人(今土家族之先民)七姓有袭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2)。【望】 蜀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绛县(324)、河北乐亭(33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

  • 斡亦毛特

    读音:Wòyìmáotè【综】蒙古族姓。蒙古语“斡亦毛特”意为林木。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