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钳耳

钳耳

读音:qián ěr

王季之后有钳耳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西羌姓。为羌中强族,其先姓王,后改姓钳耳。(见《魏书·王遇传》)

钳耳氏,《西羌人状》云:周王季之后,为虔仁氏,音讹为耳姓氏。《英贤传》云:本胡姓,梁天监初有钳耳陵,自河南归化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关西复姓》)

▲<隋>钳耳文彻,大业中为恒山郡九门县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ān【源】即閒姓(6,7,62),然今人常书作间。 【布】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台北、台南(68,261)、山西原平、宁武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东之平邑,山西之太原

  • 鴻和坦

    读音:Hónghétǎ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 作“晃兀摊”。

  • 契和

    读音:Qìhé【综】 老聃(即老子)之祖理征娶契和氏,见《南唐书》(11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《姓氏词典》亦收,其注引《姓觿》云:“《南唐书

  • 帕姆

    读音:Pàmǔ门巴族姓氏,属历史上父系氏族之姓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门巴族》有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Cóng/Tsorng,Tsu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现代罕见姓。

  • 伏陁

    读音:Fút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北史》 收载,其卷九十七“有伏陁末多”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昌濮

    读音:Chāngpú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大戴礼·帝系》云: “昌意娶於蜀山氏。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,生颛顼。”

  • 读音:Qì/Chih,Chi【源】 见《希姓录》(63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

  • 巴牟

    读音:Bāmòu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Yāo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省多此姓: 太原、大同、运城、昔阳、平遥、汾阳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谱》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