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喇克球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拉克秋氏,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阿拉克褚氏(259),正白旗蒙古领催福寿之妻为阿拉克楚氏(260),〔阿拉克秋〕、〔阿拉克褚〕、〔阿拉克楚〕等似均为阿喇克球之异译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蒙八旗之正白旗人阿必达,即姓阿喇克球氏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译作“阿拉克奇特”。
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察哈尔(23,6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拉克秋氏,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阿拉克褚氏(259),正白旗蒙古领催福寿之妻为阿拉克楚氏(260),〔阿拉克秋〕、〔阿拉克褚〕、〔阿拉克楚〕等似均为阿喇克球之异译。
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察哈尔地方,乃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蒙八旗之正白旗人阿必达,即姓阿喇克球氏。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译作“阿拉克奇特”。
读音:Shuā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息县有此姓(30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、广西之荔浦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武清等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闩,当指门闩,疑即以此物
读音:Kūn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以祖辈名字为姓氏。源于姬姓。系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髡顽的后代。”② 《中国姓
读音:Pòuliùhà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即破六韩氏。北魏有破六汉·拔陵。” 未详其他。《姓氏词典》音pòliùhón,不确。
读音:gōng jiǎ【源】 春秋时鲁季氏族有公甲氏(7,17,60)。【人】 公甲叔子,春秋时鲁人,哀公二年,与析朱战吴人于夷,吴人获叔子(7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
读音:Húxīhǎěr锡伯族姓氏,后或改单姓“胡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Élǔtè《姓氏词典》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以世居地方为姓氏,清乾隆时领队大臣齐哩克齐,姓此氏。”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“阿鲁特”,世居察哈尔地方,
读音:Xīns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60)。或为新氏之孙以新孙为氏,如经孙氏、牟孙氏、利孙氏之类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初见于《姓苑》。其注云: “为新氏之孙
读音:Wǔ'n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尔察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武氏(18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哈尔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后或改
读音:Jiǎngjiàng【综】汉时有曲成令蒋匠熙,见《汉书》(9,11,17)。据张澍考证,宜作将匠。因将作大匠之官,以为氏也(26)。现姑录此以备考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解》收载
读音:Suǒpǔ【综】土族姓。世居青海东部。索卜在土语中有两种含义,一为河边,汉姓为索,一为古代部落阻卜之异译,汉姓为卜(195,19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