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iàng

【音】 一说音Xiáng(86,444)。【源】 ①相传为高阳氏时八才子之一庞降之后,以名为氏(15,21,24)。 ②黎阳(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)有降水,以水名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��〕(15,24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62,278)、阳城(309)、代县(335)、太原、介休、文水、河南临汝(62)、洛宁(294)、四川荣县(62)、中江(345)、自贡、北京、台湾新竹(64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降铭,明时固始人,洪武中任浙江永嘉知县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尚义、获鹿、辛集,山西之太原、阳泉、晋城,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黎阳有降水,以地为氏。” 黎阳,即今河南浚县。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注: “不念xiáng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 音xiáng,作为姓氏,无jiàng音。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·江韵》: “降,才子厖降之后。”姑兼收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ū【源】 见《直音》(62,63,80)。一说,同呼,或同滹(91)。【望】 沛郡(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集韵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《姓氏词典》注云: “系呼姓分族。

  • 補禄

    读音:Bǔlù【综】 晋惠帝时殿中中郎将补禄彪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7,12)。

  • 偃州

    读音:Yǎnzhōu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吴王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)。②州姓为偃姓之后,盖合本姓与分姓而为氏(60,62)。【人】 偃州员,春秋时吴人,见《左传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

  • 读音:Tiě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商汤之裔封于铁,在卫之戚城(故城在今河北濮阳北),因氏,见《世本》(4,17,62)、《姓考》(17)。②元时蒙古人姓(17)。③清满洲人姓,世居沈阳(24)。④回(1

  • 圖勒都笏嚕

    读音:Túlèdūhùlū【源】 清时居住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姓(429)。

  • 读音:Y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吴澤

    读音:Wúzé【综】 清正黄旗满洲领催关保之妻为吴泽氏(260)。

  • 希利垔

    读音:Xīlìyīn【源】 南北朝时为今新疆或中亚一带民族的姓氏,见《南齐书》(425)。

  • 殺利咥

    读音:Shālìzhì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据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注云: “天竺姓。”咥,或当音dié。疑此即“刹利帝” 氏,见该条。

  • 读音:Zhí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