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比
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莒黎比公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2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注云: “即犂比氏”。
【源】 系自己姓。莒黎比公之后,见《世本》(17,62,62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注云: “即犂比氏”。
读音:xiá qiū【源】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桓公庶子食采于瑕丘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东南),因以为氏(7,12,15,17,60)。 【人】瑕丘申阳,汉时项羽将(12,17)。瑕丘仲,一说汉时人,一说唐时
读音:Mùjǐ金代奚王五族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奚王五族有火、穆济、斡里、约罗、伯特,在辽为部。金大定间始定为氏。
读音:Āyántǎtǎěr清代满族姓氏。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清初,满八旗之镶白旗人喜佛,即姓此氏。
读音:Òu【源】 系自姒姓。春秋越王无疆之后有沤氏(8,17,60)。【布】台湾台南有此姓(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载,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“沤氏
读音:wán yán完颜为女真族部落,世居松花江以东,宋时其族强盛建金国。完颜部即建金国,部民从其部之姓,遂以完颜为氏。完颜,汉姓曰王。(参见《金史》)
读音:Shān【源】 姗,删之古字,因氏(6,12,15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
读音:Bèi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封人备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7,60)。封人,官名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(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
读音:Chéngyáng【源】 周武王封其弟载于郕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北郕乡),其后迁于城之阳,故曰城阳。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成阳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
读音:shè lì【源】 唐时北番部落有舍利部,以部为姓(7,12,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李氏(12,21)。【人】 舍利阿博,唐时龙朔中左卫大将军(12,21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
读音:Hóngguǒl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候补笔帖式永禄之妻为洪果拉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