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诗词古文>毕士安生平

毕士安生平介绍

毕士安(938年—1005年11月14日),本名士元,字仁叟,一字舜举。代州云中(今山西大同)人。宋太祖乾德四年(966年)进士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,为监察御史,出知乾州。宋真宗即位,权知开封府事。咸平中,复为翰林学士,以目疾出知潞州,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。景德元年(1004年),进吏部侍郎,参知政事,拜平章事。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,力主真宗亲征。景德二年(1005年),毕士安去世,年六十八。获赠太傅、中书令,谥号“文简”。有文集三十卷,今已佚。《全宋诗》录有其诗。>>查看毕士安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毕士安,字仁臾,代州大同人,宋朝著名宰相。其曾祖与祖父都在本州、本县做小官,父亲还任过观城县令。毕士安从小好学,曾专程到宋(今河南省商丘)、郑(河南省郑州市)等地求师。宋太祖乾德四年(966年),毕士安中进士,十年后任大理寺丞、三门发运事。

  淳化二年(991)为翰林学士,咸平元年(998),任礼部侍郎、翰林学士。治学严谨,知人善任。曾大力推举寇准。上召选官校勘《三国志》等,书中多有鄙恶之事,劝其删改后刊印。他说:恶以戒世,善以劝后,善恶之事,春秋皆备。遂命刊刻。真宗即位(997年)拜工部侍郎、枢密直学士。景德初,进吏部侍郎、拜平章事。

  毕士安一生为人正直,勤于政务,治学严谨,知人善任。平日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。曾大力推举寇准,向宋真宗上书说:“寇准忠义两全,善断大事,我以为是宰相之材。”于是宋真宗同意毕士安之奏请,同时任命毕、寇二人为平章事(宰相)。寇准任宰相后,小人申宗古诬告,毕深知寇之为人,极力为寇辩护,查清诬告案件,将申宗古斩首,寇准才得安心政务。以后寇准力主抗辽,政绩显著,均为毕士安荐贤之功。

  景德元年(1004年),进吏部侍郎、拜平章事。同年,辽国统军萧挞凛领兵南下侵宋,毕士安与寇准力主真宗御驾澶渊订盟,迫使辽邦不敢进犯,只好订立澶渊盟约,双方罢兵议和。

  景德二年(1005年)十月初十(11月14日),毕士安病逝,享年六十八岁。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,异常悲恸,赐白金三百斤,并下诏为他废朝五日,册赠太傅、中书令,谥号“文简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亿

    杨亿(974—1020)北宋文学家,“西昆体”诗歌主要作家。字大年,建州浦城(今属福建浦城县)人。年十一,太宗闻其名,诏送阙下试诗赋,授秘书省正字。淳化中赐进士,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,官至工部侍郎。性耿介,尚气节,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。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,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。卒谥文,人称杨文公。

  • 俞明震

    俞明震(1860~1918),字恪士,又字启东,号觚庵,祖籍浙江山阴(今绍兴)斗门,生于湖南。光绪戊子(1888年)科举人,官至甘肃提学使。入民国,为肃政史,谢病归隐杭州西湖。明震工诗,吟甚苦,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,甚且病眩,故所作不多。所著《觚庵诗存》传于世。

  • 朱伦瀚

    (1680—1760)山东历城人,隶汉军正红旗,字涵斋,又字亦轩,号一三。康熙五十一年武进士,选三等侍卫。乾隆间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。善指头画,得其舅高其佩法,朝鲜国王曾遣使高价乞画。兼工诗文。有《闲青堂集》。

  • 左丘明

    丘明(姓姜,氏丘,名明),华夏人,生于前502年,死于前422年,享年80岁。丘穆公吕印的后代。本名丘明,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,故在姓前添“左”字,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,世称“左丘明”,后为鲁国太史。左氏世为鲁国太史,至丘明则约与孔子(前551-479)同时,而年辈稍晚。他是当时著名史家、学者与思想家,著有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国语》等。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《春秋左氏传》与《国语》二书。左氏家族世为太史,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“如周,观书于周史”,故熟悉诸国史事,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。

  • 司马亨

    司马亨,元时无锡人,世居邑之开化梅里,相传为温公之裔。

  • 祝旸

    祝旸,字震阳,号雷门,又号云波,乾隆时无锡人,国子生,有《雷门选近稿》、《楚游柯竹》、《春雪》等。

  • 张纯

    (?—56)东汉京兆杜陵人,字伯仁。张安世之后。少袭侯爵,西汉末为侍中。王莽时官至列卿。光武帝更封武始侯。纯明习旧典,东汉初制礼,辄咨访之,多所正定。累迁大司空,慕曹参,务于无为。建武二十四年穿阳渠,引洛水为漕,百姓得其利。卒谥节。

  • 傅山

    傅山(1607-1684)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、书法家、医学家。初名鼎臣,字青竹,改字青主,又有浊翁、观化等别名,汉族,山西太原人。傅山自称为老庄之徒,他自己也在很多场合与作品中反复强调、自陈:“老夫学老庄者也”、“我本徒蒙庄”、“吾师庄先生”、“吾漆园家学”。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。他对老庄的“道法自然”、“无为而治”、“泰初有无”、“隐而不隐”等命题,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,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。

  • 张琚

    张琚(一六〇八-?),字居玉。程乡(今梅州梅县)人。明思宗崇祯十二年(一六三九)举人。隐居不仕,与李楩诸人为烟霞四友。学者称为旋溪先生。有《旋溪集》。清光绪《嘉应州志》卷二三有传。

  • 殷迈

    (1512—1581)明应天府溧阳人,字时训,号白野。嘉靖二十年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改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。隆庆时历江西按察使、四川右布政使。万历时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事。恬淡寡交,然与意气相投者贻书不远千里,以学术相辩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