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盐麸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睫毛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彭城(今江苏境内)人。以医知名,治病多验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羌活、麻黄、川芎、菊花、蔓荆子、石膏、防风、前胡、黄芩、细辛、枳壳、茯苓、甘草各七分,白芷、薄荷各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破伤风,搐痓不已。
即疏肝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尖尾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侧部,腋前皱襞直下,第三肋间隙中。主治胸胁支满,食欲不振,呕吐;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病名。多由疠风邪毒袭胃所致。症见牙龈溃烂、疼痛。若齿牙恶热喜寒者,属胃火,治宜清胃散加减;若喜热恶寒者,属胃虚,宜补中益气汤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