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东松岗哇

东松岗哇

【介绍】:

唐代著名医学家。其汉名难以查考。约生活于公元八世纪。藏王赤松德赞执政(754~797)时期,应聘入藏。据载,赤松德赞曾给予王室侍医职衔。后因赤松德赞患病,再次应邀入藏,并很快治愈赤松德赞的病。藏王为表彰其医术,赐名“塔西·东松岗哇,”意即“四方三界中最好的医者”。并赐给山南地区的雄、堆两座庄园。此后即定居西藏传授医术。其弟子遍及全藏。著名藏医学家宇陀宁玛·元丹贡布是其弟子之一。曾与僧能和敬虚合作编写《杂病治疗》、《艾灸明灯》、《配方玉珠》等。(见《紫色王室保健经函》)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

    病名。即牵拉肘,详该条。

  • 疫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疫痧草·辨论疫邪由来》:“疫痧者,疫毒直干肺脏,而喉烂气秽,甚者直陷心包,而神昏不救,瞬息之间,命遂夭殂,毒气传染,枉死甚众。”参见烂喉痧条。

  • 李调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,居钱塘(今浙江杭州)。一作李诇,字孟言,号樗散生。负气节,善诗。从杨维桢学,卖药于金陵(今南京)。

  • 经乱

    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
  • 柞木仁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枝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玉郎鞭

    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玉龙鞭,详该条。

  • 乌饭果

    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南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白灭瘢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五方。白芷、白附子、白僵蚕、鹰矢白、密陀僧各等分。为细末,水调搽患处。治痘疮落痂,面痣雀瘢。

  • 慢喉风

    病名。多由素体虚弱,更兼忧思郁怒而成。症见咽干、微肿痛,大便自利,舌苔白滑。其发病缓,其色淡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慢喉发缓体虚生,微肿咽干色淡红,或由暴怒五辛火,或因忧思过度成。”若午前痛甚者,服

  • 麻证燥痒

    病证名。麻疹后期全身燥痒。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:“麻证燥痒,乃是风邪外袭,皮肤燥烈之故。其证多在将收、收后时,因而得此燥痒,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。”内服滋润活血熄风之剂,如生地黄、白芍、菊花、蝉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