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乳菌

乳菌

病名。俗称鹅口疮。发于婴儿。指婴儿口中肿起如菌状,致使婴儿不能吮乳者。多因胎中蕴热所致。轻者以软布蘸京墨拭口,数次可愈。或以冰硼散、朱黄散等拭口,日数次。亦可用银花甘草煎汤服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气

    ①指阴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。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,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”②运气术语。指主气,或称主时之六气,即六气分司于一岁的二十四节气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天气始于

  • 敛肺止咳

    收涩法之一。治疗久咳肺虚的方法。症见咳呛日久,痰少、呼吸迫促、自汗、口舌干燥,脉虚数,用五味子汤(党参、五味子、麦冬、杏仁、橘红、生姜、红枣)。

  • 许环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许梦熊条。

  • 理伤续断方

   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。

  • 先天红铅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①指女子第一次来的月经。②中药名。古代有以初潮之月经,干燥后取其粉末而入药。

  • 肘前

    肘部的内缘。《灵枢·论疾论尺》:“肘前独热者,膺前热。”《类经》卷五:“肘前,内廉也。手三阴之所行,故应于膺前。”

  • 豆豉饼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七方。淡豆豉适量。为末,用唾液和作饼,如钱大半分厚,置患处,以艾炷在饼上炙,饼干换药。治痈疽肿硬不溃,溃而不敛,及顽疮、恶疮。

  • 脊疳

    病证名。疳疾侵蚀于脊骨的证候。见《婴童百问》。古人认为疳疾日久,湿浊蕴热不解,疳虫内生,侵蚀脊骨所致。症见羸瘦异常,脊骨节节显露,以手扣骨,空如鼓鸣,并有发热烦渴,下利不止,十指生疮,喜咬指甲等。治宜

  • 妊娠胸痞

    病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胸痞者,由寒气客于脏腑,气上冲胸,心下胀满,胃脘作痛,饮食不进。经曰:脏寒生满病是也。治宜温中和胃,除满去胀为要,佐以养血安胎,……宜理气汤。”(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甘草

  • 邝贤贞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文宁。临武(今属湖南)人。崇祯元年(1628)应贡选,授江西定南令,后迁知州。以母老乞归,性嗜古,博览群书,尤好岐黄,缮写《脉诀》、《难经》,为人诊病多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