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乾坤-气膏

乾坤-气膏

外科正宗》卷四方。当归白附子赤芍药白芍药白芷生地黄熟地黄穿山甲木鳖子巴豆仁、蓖麻仁、三棱莪术五灵脂续断肉桂玄参各一两,乳香、没药各一两二钱,麝香三钱,阿魏二两。除后四味外,余药为粗末,用香油五斤浸(春三天,夏五天,秋七天,冬十天),桑柴火熬至药枯,滤去渣,每净油一斤入黄丹(水飞)十二两,置锅内熬,槐枝搅拌,候膏成,撤火,放入阿魏至化尽,再下乳香、没药、麝香搅匀,摊成膏药。痞肿者贴患处,男子遗精、妇人白带贴于丹田,诸风瘫痪贴于肾俞。治积聚痞块,诸风瘫痪,湿痰流注恶疮,妇人赤白带下,男子梦遗,及男女精寒血冷,久无子嗣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逆

    证名。指四肢逆冷不温的症象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多见于虚寒之证。如伤寒少阴病见四肢逆冷,脉微欲绝,下利清谷而用四逆汤等。亦有因热邪郁遏所致。《伤寒明理论·四逆》:“四逆者,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。……若

  • 医学课儿策

    见医学问对条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又称痓。以项背强急,口噤,四肢抽搐,角弓反张为主症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病者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,面赤目赤,独头动摇,卒口噤,背反张者,痉病也。”痉有虚

  • 辨证求是

    综合性医书。5卷。清邹承禧撰于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。卷1妇儿例,卷2真字例,卷3风暑例,卷4古人转手例,卷5考订药味机窍、新方药窍等内容。作者撰写此书,参阅医籍文献不下数百种,并附张仲景、叶天士

  • 牝痔

    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肛边有漏孔,漏管弯曲,便后出血的病症。相当于肛漏。又《圣济总录》卷一四一描写牝痔症状为:“肛边生疮而出血也。”

  • 肾系阴肿

    疝之别名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
  • 天门冬汤

    《奇效良方》卷五十方。天门冬(去心)、远志(去心,甘草煮)、黄芪、白芍药、麦门冬(去心)、藕节、阿胶(蛤粉炒)、生地黄、当归、人参、没药、炙甘草各一钱。加生姜五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思虑伤心,吐血衄血

  • 刘继芳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养元。安徽人。精于外科,四方求医的人很多,著有《发挥十二动脉解》、《怪证表里因》等书,均佚。长子翱鲤承继家业,曾任太医院吏目。

  • 阴胜则阳病

    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阴指阴寒,阳指阳气。阴寒偏胜则阳气不振,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,便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。

  • 本事方

    见普济本事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