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二阴一阳

猜你喜欢

  • 恶露不尽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恶露不绝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北五味子

    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为五味子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积滞吐

    病证名。食物久停,积滞于胃而致的呕吐。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九十四:“小儿积滞吐,胸膛闷结,中脘痞闷,气不舒畅,闻秽呕逆即吐。”治宜和胃降逆。用二陈汤、枳术丸加减。

  • 滋血绳振丸

    《辨证录》卷十方。黄芪二斤,当归、麦门冬、熟地黄、巴戟天各一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服五钱,白开水送下,早、晚各一次。治男子血虚,面色萎黄,不能生子。

  • 甘草黄

    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人中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百会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玉顶发、玉顶疽。多因火毒凝结上攻,生于百会穴者。初起形如粟米,根渐肿大如葡萄状,高坚红肿,焮热疼痛,身热畏寒,渴而思冷饮,便秘躁烦,脉见洪数者,宜服黄连消毒饮;若漫肿平塌

  • 竹节骨

    骨名。即指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婆婆针线包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萝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王良叔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
  • 兔屎

    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望月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