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薛立斋·《女科撮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枸杞叶,详该条。
见《脊椎动物分类学》。为眼镜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又名类中风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耳中溃烂有少量脓液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小儿肾经气热,其气上冲耳中,水湿停留,搏于气血而成。发无寒热,不哭不知者,为耳溃,久而不治,恐成耳聋。先以棉球取出其脓,宜红绵龙骨散吹入。”
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引《小品方》方。苧麻根、干地黄各二两,当归、芍药、阿胶、炙甘草各一两。水煎,去渣,内胶烊化,分三次服。治劳损而致的胎动下坠,小腹痛,阴道出血。
【介绍】:见江时途条。
①指强盛的风邪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清静则肉腠闭拒,虽有大风苛毒,弗之能害。”②指血虚生风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大风在身,血脉偏虚。”③即疠风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:“骨节重,须眉堕,名曰大风。”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多骨疽,即附骨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