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古方订补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直接灸法之一种。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,以使局部皮肤起疱,化脓,故名。施灸时先以甘油或葱、蒜汁涂抹灸处,然后放置艾炷施灸,每炷必须燃尽,除去灰烬,易炷再灸,灸满规定壮数。这种灸法由于热力较强,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厚朴花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①即掌、指(或跖、趾)背(阳)面的肉,与其腹(阴)面肉相对而言。②肌肉的内层,呈赤色,故名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七。即神效栝蒌散作汤剂。治小肠痈脓已成者。见神效栝蒌散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长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瘛疭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详瘛疭条。
见《中医药实验研究》。为合掌消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髀骨。俗称大腿骨。即股骨。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:“大楗骨,一名髀骨,上端如杵,入于髀枢之臼,下端如槌,接于骨。”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蟾蜍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详厥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