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修业
【介绍】:
参见何游条。
【介绍】:
参见何游条。
宋代掌管医药事务的机构。主要管理宫廷统治阶级医药诸事,并对民间疾病医疗问题进行管理。院内设翰林医官院使、副使和直院等多种官职掌管该机构。并设有许多名目的大夫、郎和冠以翰林的不同职称,以分别其职位的高下
经脉名。即手阳明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臂阳明脉:出中指间,循骨上兼(廉),出臑□□上,奏(凑)(枕),之口。其病:病齿痛,□□□□。诸病此物者,皆灸臂阳明脉。”
病名。出《活幼心书》卷二。为跌扑损伤皮肤,外风侵袭,伤痕随时发肿,疼痛的证候。治宜活血疏风为法。
古代对黄病的一种分类法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即黄病候、急黄候、黄汗候、犯黄候、劳黄候、脑黄候、阴黄候、内黄候、行黄候、癖黄候、噤黄候、五色黄候、风黄候、因黄发血候、因黄发痢候、因黄发痔候、因黄
病证名。指久咳肺络损伤之咯血。初起宜清肺宁络,用薏苡仁散(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)。日久气血两虚,客热不除,咳嗽咽干,多唾涎沫,血色鲜红者,宜补益气血,健脾和络,用大阿胶丸(见《丹溪心法·吐血》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即四方藤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889~1972【介绍】:医史学家。广东东莞人。1910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大学堂,毕业后任船医等。后对中医学、医学史有所钻研,尤以医史研究兴趣浓厚。于1936年组织医史委员会,任会长。即今之
【介绍】:见兰茂条。
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。亦称脑鸣、头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