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海桐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石决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学入门·痰类》。又名火喘、火炎上喘。详各该条。
①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接骨木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蒴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小便数,灸两手小指头及足两小指头……。”后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手足小指穴。位于手、足小指(趾)尖端处。近世以在手者称小指尖,在足者称足小趾尖。主治食注,消渴,小便频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翰林医官院,官阶正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油柑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头晕眼花、跌仆不知人事而随即恢复者,不似中风之跌仆昏迷不醒、肢体瘫痪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但忽运而忽止者,人皆谓之头运眼花;卒倒而不醒者,人必谓之中风中痰。不知忽止者,以气血未败,故旋见而
【介绍】:见年希尧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路路通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