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四方。大黄(微炒)、炙甘草、黄芩、麦门冬(去心)各一两,枳壳(麸炒)、半夏(汤洗去滑)、陈皮、前胡各半两,赤茯苓三分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生姜(枣大)一块,水煎,去渣服。治脾实胸中
见备急灸法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赤水玄珠》卷三。指眼珠痛,参见目痛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黑及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二地支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黑面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淋症而见小便夹血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淋病诸候》:“血淋者,是热淋之甚者,则尿血,谓之血淋。”《圣济总录·血淋》:“下焦受热,则气不宣通,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。热甚则搏于血脉,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,
口唇四周。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脾……其华在唇四白。”详唇条。
见吴梅菴《秘传内府经验女科》。即阴痒。详阴痒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