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先攻后补

先攻后补

指先攻下后培补的治法。用于体虚而有急须攻下之证者。如肺病体虚,本宜培补,但病者胸胁积水,引起咳嗽气促,不能平卧等急迫症状,可先用逐水药攻下以解除喘促症状,后用补益药培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珠膏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二方。木鳖子肉十四个,斑蝥八十一个,柳枝四十九寸,甲片三钱,草乌一钱,麻油二两。共浸七日,文火炸枯去渣,入巴豆仁三个煎至黑,倾于钵内研如泥,加麝香一分搅匀成膏,外敷患处

  • 李静叔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文渊条。

  • ①五脏之一。与膀胱相为表里。主藏精,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,由于生殖之精是人类生育繁殖最基本的物质,故称肾为先天之本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肾者主蛰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。”又主水,合三焦、膀胱二

  • 小巴豆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千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病音

    ①指病人呻吟的声音。②指病人喘息时喉间的声音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其不及则令人喘,呼吸少气而咳,上气见血,下闻病音。”

  • 大腧

    即大杼。《灵枢·背腧》:“背中大腧,在大杼骨之端。”马莳注:“五脏之俞皆在于背,故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,大腧者,大杼穴也。”

  • 治喉四要法

    见《喉痧至论》。书中总结既往方书治疗烂喉丹痧的经验为四要法。包括:所刺以泄毒;漱喉以去痰;刮后颈以散毒;通大便以泄火。

  • 杏叶沙参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洄溪老人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

  • 流星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谷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