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五风变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经闭证型之一。多因先天不足,早婚,分娩次数多,或房室不节等,损伤肾气,导致冲任不足,胞脉血虚而致经闭。症见头晕耳鸣,腰膝痠软,小便频数等。宜补肾养血。方用固阴煎加鹿角胶、补骨脂、肉苁蓉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生骑缝中间,层层叠起,干燥无水,只痒而不肿痛。”相当于赘皮外痔或肛门部瘙痒性皮肤病。参见外痔及痔漏薰洗法。
一手伏脉。详伏脉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即时毒。见该条。
指强固的骨骼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刺壮士真骨,坚肉缓节,监监然……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运气著作《天元秘演》10卷,已佚。
温疫著作。2卷。明吴有性著,清郑重光补注。刊于同治三年(1864年)。郑氏鉴于原书温、疫统称,名实相混习者难明,故为之补注。郑氏引据经论,分条剖析,详列篇目,补阐颇详。现有初刻本及其他多种刊本,建国后
见《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》。为钻石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咸哮、盐哮、醋哮。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,恶咸酸热毒,故咸酸之物,食之太过,影响于肺,可成哮拔。其证气促时发时止,参小儿哮喘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