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矿物学与丹药》。为白石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六十。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。详紧喉风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山胡椒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医学分科名称。唐代眼科尚未独立,包括于耳目口齿科内;宋代始有眼科之设立;元、明、清等均沿袭有眼科。参见九科条及十三科条。
①火热之邪郁而成毒。在各种病证中,尤以外科的疮疡肿毒为多见。②指烫火伤感染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半枝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。即蝉蜕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岳甫嘉《妙一斋医学正印·种子篇》:“错经妄行于口鼻者,是火载血上行,气之乱也。”详逆经条。
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脾经积热。上腭属脾,脾气通于喉,故上腭生疮,似粟如珠,或黄或白,口中腥臭,手足怕冷,身体畏寒。”指上腭生疮,状似七星者,故名。治宜清热解毒。用凉膈散加减。吹冰硼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