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、唐时期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在太医署令之下,协助太医署令掌管太医署工作,共2人,官阶从八品下。
同汤方。清·汪昂《汤头歌诀》将常用方剂的组成、功用编成歌诀,便于学者记诵。
病名。《外科图说》卷三:“白疔者,根在肺,起于右鼻。”面疔的一种。参见疔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走马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喻化鹏条。
病名。出《辨证录》卷十三。①即恶疮。见该条。②久治不愈的疮疡俗称顽疮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痛泻要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血虚眩晕》。又称血虚眩运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。又名肺气实。指肺经邪气盛实的证候。《诸病源候论·肺病候》:“肺气盛,为气有余,则病喘咳上气,肩背痛,汗出,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,是为肺气之实也。”参见肺病、肺实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老鼠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