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经十二脉

内经十二脉

内经》所论述的十二种脉象。即鼓、搏、坚、横、急、喘、躁、疏、格、关、溢、覆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《内经》十二,仲景十二,凡得二十四脉,未尝非辨证之旨诀,而世皆置若罔闻,则有慙于司命之职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眼偏视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即目偏视。详该条。

  • 猪耳草

    见《青海药材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起泡

    即发泡。详该条。

  • 覆盆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覆盆子,详该条。

  • 火盛刑金

    ①火指肝火,与木火刑金同义。见该条。②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,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,引起喘咳痰血;热邪炽盛,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,可出现高热,呼吸急促,鼻翼煽动,甚或咳血、咯血等症。

  • 动静结合

    气功术语。一般认为,在气功和武术中,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,效果显著。

  • 小汗淋草

    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贯叶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蒙药正典

    即《蒙医本草图鉴》,详见该条。

  • 临产五要

    见清·员从云《产科一得》。指临产时的五种注意事项。即一要审时,二要饮食,三要戒喧,四要设法助其力量,五要安顿胞衣。

  • 禾雀舌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佛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