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。多因产后气虚,风寒袭肺,恶露上攻,肺经受邪或阴虚血热,上烁肺络所致。风寒袭肺者,症见发热恶寒,鼻塞声重,鼻流清涕,治宜散寒止嗽,方用参苏饮;恶露上攻者,兼见胸膈满闷,
病名。新生儿硬肿症,与肉硬相近似。以皮肤硬肿、冷、紫暗、舌质紫,口鼻流出血水为特点。其发病以先天禀赋不足,元阳虚弱,寒凝经络,气滞血瘀为多。常见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,寒冷季节发病较高,亦有少数因外感邪热
①指肾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阴中之太阴,肾也。”②指两足之三阴经络。《灵枢·阴阳系日月》:“足之阴者,阴中之太阴也。”
病证名。因热盛气逆所致的头痛。见《证治准绳·头痛》:“热厥头痛,虽严寒犹喜风寒微来,暖处,或见烟火,其痛复作。”由邪热上攻,经气厥逆所致。症见头痛积年不愈,烦热,虽当严冬,犹喜风寒,其痛便止,略近温暖
见伤寒论注条。
书名。简称《康平伤寒论》。汉·张机所撰《伤寒论》的古传本之一。系1346年(日本贞和2年)日人和气朝臣复录丹波雅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。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(1060年),故以“康平”为书名。本
出《范汪方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疳疮的一种。①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生下疳时,兼见痛引睾丸和阴囊坠痛者。②包茎水肿也称鸡膯疳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出《易筋经》。两足分开,两膝屈曲如骑马状,足尖稍向内收,膝向外开;两手从胸上提,自耳旁翻掌向下,分别悬空放于两大腿上方。《易筋经》:“目注牙龇,舌抵上腭,睛瞪口裂,两腿分跪,两手用力抓地
产科著作。4卷。清·许廷哲撰。刊于1806年。作者汇集前贤产科医论,参以己见,编成此书,全书以胎产、保婴为重点内容。卷一介绍流产的防护及妊娠诸疾的证治;卷二分述临产忌宜及产程诸变的救治;卷三为产后诸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