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贵珍
【生卒】:1902~1983
【介绍】:
河北威县人。因患胃溃疡、肺结核投师气功而获痊愈。乃潜心研习,于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创气功疗法,后于唐山筹建气功疗养所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,在运用气功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成功,影响日大。晚年任北京市气功学会顾问。撰有《气功疗法实践》(1957),对气功在现代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【生卒】:1902~1983
【介绍】:
河北威县人。因患胃溃疡、肺结核投师气功而获痊愈。乃潜心研习,于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创气功疗法,后于唐山筹建气功疗养所、北戴河气功疗养院,在运用气功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成功,影响日大。晚年任北京市气功学会顾问。撰有《气功疗法实践》(1957),对气功在现代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紫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泛指自然气候,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夫人禀五常,因风气而生长。风气虽能生万物,亦能害万物。”②六淫之一,《素问·风论》:“风气藏于皮肤之间。”详风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铁镜》。指脐周绞痛的疝气。详小肠气痛条。
①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体上黄绿色,胸中气满,或硬,不下饮食,此是胆黄。”治宜用灸烙法或用黄芩汤。参见黄疸有关各条。②指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胆黄者,面色青
痰证之一。①泛指因元气虚所致的痰证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不可攻者,便是虚痰。……或以形羸气弱,年及中衰者,即虚痰也;或以多病,或以劳倦,或以忧思酒色,致成劳损,非风卒厥者,亦虚痰也;或脉见细数,脏
经穴名。代号GB4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足背部,当第四、五跖骨间,靠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,侠溪穴上1寸处。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,足背动、静脉网,第四跖骨背动、静脉。主治目赤肿痛,耳鸣
即四气街。《灵枢·动输》:“四街者,气之径路也。”见气街条。
指纹红而娇艳,主寒证(见《四诊抉微》)。
即跗骨。详该条。
出《澹寮方》。为谷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