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血拔罐法
即刺络拔罐法。详该条。
即刺络拔罐法。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关节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大驳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己任篇》卷一方。柴胡、白芍药、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当归身、酸枣仁、栀子。水煎服。治胃脘痛,大便燥结。
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即锁脚马。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医籍考》。80卷。日本·丹波元胤撰,成于1819年。本书根据各种有关文献广泛收录中国历代医籍三千几百种,全部著作分为医经、本草等九类,书名之下记有出处,并根据所掌握的资料,注明卷数、存佚、
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急数,节律不调,止而复作,如雀啄食之状。
将药煎汤,浸洗全身或局部。可以“疏其汗孔,宣导外邪”(《圣济总录》)。如《金匮要略》苦参汤等。
病名。①肺叶枯萎所致的病证。一作肺萎。有虚热与虚寒之分。《金匮要略·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》:“热在上焦者,因咳为肺痿。肺痿之病,从何得之?师曰:或从汗出,或从呕吐,或从消渴,小便利数,或从便难,又
外伤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即犬噬人伤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