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刺齐论篇

刺齐论篇

素问》篇名。齐与剂同,限剂、分剂的意义。本篇强调要根据病的部位而确定针刺的浅与深,必须有限度和分部,不然就是违反刺法,故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羌活败毒散

    ①《症因脉治》卷一方。①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荆芥、川芎、柴胡、前胡、甘草、苍术、白芷。水煎服。治风湿腰痛,痛引项脊尻背,脉左尺浮者。②羌活、独活、柴胡、前胡、枳壳、川芎、陈皮、人参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太阳

  • 备化

    运气术语。五运主岁之中,土岁平气的名称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愿闻平气何如而名?……土曰备化。”张景岳注:“土含万物,无所不备;土生万物,无所不化。”

  • 小儿哮喘

    病名,又名小儿吼病。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,《罗氏会约医镜》:“喘者气急声高,张口抬肩,摇身撷肚,惟呼出一息为快,此肺经邪气实也。……哮者,其症似喘,但不如喘出气之多,而有呀、呷之音。呷者口开,呀者口

  • 手三里

    经穴名。代号:LI10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亦称三里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位于前臂背面,阳池穴与曲池穴连线上,距曲池穴2寸处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深支,桡侧返动、静脉的分支。主治肘臂痠痛,上肢不遂,齿痛

  • 拧痧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即提痧。见该条。

  • 睛明骨伤

    病名。即额骨眉弓部损伤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多由跌打所致。轻者局部肿胀、疼痛、压之痛剧,重则骨陷下。治宜按一般外伤和骨折处理。

  • 气泄

   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外泄脱失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腠理开,荣卫通,汗大泄,故气泄。”本证除由于火热蒸迫、汗出过多而致气泄脱失外,大失血、大泻下等亦可致阳气泄

  • 韦讯

    【介绍】:见韦慈藏条。

  • 郭志邃(suì 岁)

    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右陶。槜李(今浙江嘉兴县西南)人。因见当时痧胀等疾疫流行,而疗法不多,乃根据儿科诊治痧疹之理,采集前人有关经验,撰成《痧胀玉衡》一书(1675年刊行),论述

  • 产后下物如缽

    病名。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