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泄泻之药,去除闭阻之证。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,用葶苈大枣泻肺汤,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。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、噫气、胸胁胀满,甚或腹中胀痛,用四磨汤以降泄通便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如葵。宁波(今浙江鄞县)人。名医赵献可之子。著有《痘疹论》等书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吴杰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。即五更泄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瘰疬大小不一者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。详瘰疬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刀豆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崩下之血为纯绛红色。治疗参见血崩条。
即真阴耗损。可由于:①阳气偏亢,内灼阴液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。”②伤津的进一步发展。如温热病后期肝肾的真阴受伤,病人出现低热、手足心灼热、神倦、消瘦、口干舌燥,或见咽痛、耳聋、颧红,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菝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