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口齿论

口齿论
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刚干

    运气术语。十天干之中,甲丙戊庚壬为阳十。阳干气刚,故名。见《素问·刺法论》。

  • 月水不利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一指经闭,二指经行不畅。

  • 藏气

    即脏气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肾阳

    又称元阳、真阳、真火、命门之火、先天之火。与肾阴相对而言,两者互相依附为用。肾阳是肾生理功能的动力,也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源泉。肾所藏之精,需赖命门之火的温养,才能发挥其滋养体内各部分器官组织和繁殖后代

  • 小儿五脏病证

    小儿五脏病的证候表现。《小儿药证直诀·五藏病》:“肝病,哭叫目直,呵欠,顿闷项急。心病,多叫哭惊悸,手足动摇,发热饮水。脾病,困睡,泄泻,不思饮食。肺病,闷乱哽气,长出气,气短喘息。肾病,无精光畏明,

  • 逆经目赤

    病证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室女逆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博爱心鉴

    书名。又名《痘疹博爱心鉴》、《痘疹全书博爱心鉴》。明·魏直撰于1525年。此书专治痘疹,作者认为痘本于气血,治痘首先应扶正抑邪,其辨症治疗有顺、逆、险三法。治法以温补为主,并以保元汤为治痘的主方,虽有

  • 撅肋

    即季胁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病作热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九。指婴儿眼多眵泪,二便不利,或利而有血水,甚至手常拳紧,脚常搐缩,眼常斜视,身常掣跳的证候。治宜大连翘饮子以解散诸热;继予消风散以祛风解痉。

  • 格阳

    ①阳盛已极,不能与阴气相交,故气血盈溢于三阳经,与三阴格拒,表现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的四倍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。”参见关格条。②指寒邪壅遏胸中,胃阳被格拒的吐逆症。表现为四肢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