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脾经受邪所致。其症先发潮热、呕吐、黄肿,继之皮肤则现斑块,小如弹石,大如鸡卵,麻木不仁,穿溃成疮,脓液臭秽难闻。相当于瘤型麻风反应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指六腑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荥输治外经,合治内府。”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桑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林颐寿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复正条。
出《医宗金鉴》。即长针,见该条。
见圣济经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瀚条。
证名。指邪热滞积于里者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热积,寒取之。《千金》硝石丸,醋煮三棱丸、神功助化散、圣散子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热积,伤热成积,或吐或泻,头晕,腹痛,心中烦躁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