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见《隋·书经籍志》。1卷,三国时李当之撰,已佚。
【介绍】:见王泰林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阴阳双方互相依存,只有阳气生化正常,阴气才能不断滋长,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。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五。主治痈肿。用蓖麻子仁捣烂如泥铺绢上,照患处大小取绢贴盖患处,用布扎好,痛止即取下。妊妇忌用。
古病名。亦称肺中风。泛指风邪入中于肺发生的症候。《太平圣惠方·治肺脏中风诸方》:“肺主于气。气为卫,卫为阳。阳气行于表,荣华于皮肤。若卫气虚少,风邪相搏,则胸满短气,冒闷汗出,嘘吸颤掉,语声嘶塞,身体
便,方便,适宜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中热消瘅则便寒。”便寒一方面指里热证病人喜欢寒凉饮食和居处环境,另一方面指里热证病人治疗时宜用寒凉性药物以清除里热。参见“便热”条。
病证名。亦名感冒挟惊。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:“小儿身热,饮水悸惕,手足摇动,上视弄舌,印内青筋,见掌中赤,怕物生涎,此为惊热。”宜荆防败毒散加蝉蜕、僵蚕、钩藤钩,送服牛黄镇惊丸,或琥珀抱龙丸。
书名。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。书分五章。第一章概述;第二章四诊概要;第三章论八纲,并附医案举例;第四章证候分类;第五章诊法运用。末附有关诊断的原文选录和歌诀选录。内容比较丰富。196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
详清营条。
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