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指外口位于会阴部的肛漏。即海底漏的别名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半边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鲜血与唾沫混杂而出。多由阴虚火旺,虚火上扰口舌及齿龈之络所致。治宜养阴清热为主。方用滋阴降火汤(白芍、当归、熟地、白术、天冬、麦冬、生地、陈皮、知母、黄柏、炙甘草、姜、枣)加减。
①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太阴脾经,见该条。②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三:①指地机穴。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:“腰痛……上热,刺足太阴。”王冰注:“地机主之。”②指三阴交穴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女人漏下赤白及血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松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白豆蔻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五:“凡痈疽一切恶疮,预防毒邪内攻。真麻油一斤,银器内熬十数沸,候冷用酒两碗入麻油五盏,通口热服,一日用尽,缓则数日服之。吴世安云:吾家三世用之,无有不效。又闻猎者云:凡中药毒,急
见清·罗思举《简易草药》。为鹅不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