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岗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竹林女科证治》:“妇人行经时及产后,过食生冷之物而血闭发热,以血见水即滞故也。初起一、二月生寒发热,五心烦躁,口苦舌干,面色青黄,犹易医治。先用逍遥散退其寒热,后用紫金丸(三棱、莪术、良姜、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维宗。江苏徐州人。长于儿科,撰有《痘疹详辨》一书。
见督脊穴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并治》。①即中暑、中热。《六气感证要义》:“伤寒论,太阳中热者暍是也,故中热即中暍,中暍即中暑,暑热暍三字,并无二义。”参见中热、中暑条。②指阴寒之暑证。《证治准绳·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六。即痘风疮。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。
【生卒】:约761~827【介绍】:唐代官吏、医家。字晦叔。磁州昭义(今河南安阳)人。撰有《海上集验方》10卷。785年中进土,827年(太和初)为谏议大夫,颇得众望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多骨疽,即附骨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肿胀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