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头临泣

头临泣

经穴名。代号GB15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名临泣;《圣济总录》名目临泣;《针灸资生经》名头临泣。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眉中直上入发际0.5寸,正视时与瞳孔相直;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之中点取穴。布有额神经内、外侧支的吻合支和额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目眩目外眦痛,目翳,鼻塞鼻渊惊痫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条灸5~10分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破血

    使用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,达到祛瘀的目的。如大黄、桃仁、红花、水蛭、虫等。

  • 消气散

    《石室秘录》卷六方。白术、薏苡仁、茯苓各一两,人参、神曲、车前子、莱菔子各一钱,甘草、肉桂各一分,枳壳五分,山药五钱。水煎服。治气臌。

  • 叶秋渔

    【介绍】:见叶劲秋条。

  • 黄帝内经概论

    医经类著作。龙伯坚撰。此书分六篇探讨了《黄帝内经》的著作时代、主要内容及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,并提出此书的整理办法,对研究内经专题及医学史有一定参考价值。198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皮肤

    参见皮毛条。

  • 经行发热

    病证名。见明·陈文昭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亦名经来发热,经病发热。包括经行潮热。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症。有外感、内伤、虚实之分,以内伤居多。《女科经论》引李氏“经行潮热有时为内伤,属

  • 受纳之府

    受盛、容纳饮食水谷之处所,指胃而言。《侣山堂类辨》:“胃为受纳之府,脾为转运之官。”

  • 盛旷

    【介绍】:见盛寅条。

  • 湿热

    ①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。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、肝胆及下焦大肠、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不攘,大筋软短,小筋长,软短为拘,长为痿。”②温病中的一种。症见发热、头痛、身重而痛、

  • 小独蒜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薤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