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奇验金箍散

奇验金箍散

冯氏锦囊秘录》卷十九方。芙蓉叶(阴干)三两,五倍子白及白蔹各四钱,生大黄六钱。为末,用蛋清少许,同醋调敷患处,如干,以葱头泡酒润之;已有头者,露出头,敷四周。治痈疽肿毒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鹜(wù 误)泄

    病名。见《宣明论方》卷十。又称鹜溏、鸭溏、鹜泻。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:“鹜泄,中寒糟粕不化,色如鸭粪,澄沏清冷,小便青白,附子理中汤。”参见寒泄条。

  • 表证入里

    指表证化热,病势向里发展。症见不恶风寒而反恶热,烦渴,小便黄赤,舌苔黄燥等。

  • 腹胀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。一作腹。指腹部胀满不适,或腹部胀大。《诸病源候论·腹胀候》:“腹胀者,由阳气外虚,阴气内积故也。阳气外虚,受风冷邪气,风冷,阴气也。冷积于府藏之间不散,与脾气相壅,虚则胀

  • 产后疮疡治法

    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妇女分娩之后,多气血亏虚,若患疮疡,宜内托之法扶正驱邪,使营卫通行,毒邪消散为妥。

  • 黄仁

    解剖名。出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眼帘、虹彩。即今之虹膜,位于黑睛后内。其色因人种而异,我国多为黑褐色。黄仁中央有约2.5~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,名瞳神。黄二居风轮之里层,内应于肝,肝胆相表里,故病变常与肝

  • 四十二号旅象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清气化痰饮,见该条。

  • 紫极宫道士

    唐代掌握医术的道士。据传广陵(今江苏扬州)有一木工,病手足挛缩,不能执斧,匍匐行乞于市,遇紫极宫道士,给药数丸,经治而愈。木工叩谢,道士将医方传授木匠,木匠得方,为人治病多愈。

  • 杨梅丹毒

    病名。即梅毒性咽炎、喉炎。《喉科金钥》卷下:“风火喉痹肿痛,……及杨梅丹毒,上攻咽喉。”

  • 证治准绳

    丛书名。一名《六科证治准绳》。明·王肯堂撰。刊于1602年。全书阐述临床各科证治为主。包括《杂病证治准绳》八卷,《杂病证治类方》八卷,《伤寒证治准绳》八卷,《疡医证治准绳》六卷,《幼科证治准绳》九卷,

  • 朱姑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山慈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